进入十一月份以后,国内玉米价格一改下跌趋势,在黑龙江玉米价格率先反弹的带动下,国内玉米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全面上涨行情。近几日,随着东北迎来大雪天气,周末涨幅加快,更是进一步点燃了看涨情绪。那么,这波反弹行情又能持续多久?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天气助力,是当前玉米价格上涨的核心逻辑
当前玉米价格的上涨,是利空出尽后利多因素显现的结果,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天气的助力。
东北方面,11月上旬东北气温下降幅度在5~10度,伴随着强降温,改善了玉米的存储条件。短期天气的快速降温以及强降雪导致产区主观和客观惜售条件的形成。而随着东北强降雪的到来,市场上量减少,当地深加工企业在近几日上调收购价格30~50元/吨。
对于东北港口而言,一方面,前期因为转基因许可证问题,南方饲料企业转向采购内贸库存,导致北港下海量持续高位运行。另一方面,近几日因东北雨雪天气限制运力,港口到货量减少。
一边是下海量的持续高位运行,一边是集港量减少,导致北港持续处于去库存阶段,北港贸易商也被迫提价促收,目前二等主流收购价格来到了2550~2565元/吨。
华北市场,一方面受到产区东北市场价格上涨的提振,另一方面,因前期价格跌至阶段性低位,农户惜售,贸易商低价收购无量,出货积极性也不高,部分贸易商不得不上调收购价格。
深加工企业方面,本年度深加工企业一直采取的是,根据厂前到车量灵活调整收购价格的策略,近几日,深加工企业到车量一方面受东北价格上涨到货粮源减少,一方面华北自身也受到了降雨天气的影响。10月6日,深加工企业的到车量已由此前的数千辆、数百辆下降至80辆,随着到车量减少,企业收购价格也大多上调10~20元/吨。
目前随着到货量持续减量,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到达1.35元/斤之后,上行阻力较大。
国家托市方面,近期部分粮库开始社会收购或招标采购,对市场心态也起到了支撑作用。但对于玉米主产区黑龙江来说,收购的粮库并不多。
目前,有小道消息传言,黑龙江的粮库收购工作大概率会在11月中旬展开,但价格可能不是此前市场预期的高于市场价格50~100元/吨,而是会随行就市或者不会太高。 不管到时候是大幅高于市场价格还是随行就市,一旦粮库开始大范围进行收购,就会对市场心态以及价格均形成指引,到时候市场的底部或将能够得到确认。
这波反弹行情能涨多久?
随着华北售粮高峰的过去,目前华北潮粮的购销活动已经接近尾声,留下的大多是品质较好的玉米。因此,对于市场价格的走向,还是要看主产区东北的上量情况。
前面我们分析了,天气是这波行情的核心驱动力。而从未来一周天气来看,东北迎来强降雪和雨夹雪天气,短期内对装卸发运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伴随强降雪,低温也降临东北,未来1~2周,东北开始上冻,有利于粮食保管和种植主体惜售情绪的形成。
港口方面,虽然南方转基因玉米许可证问题已经解决,但前期订单仍将执行,预计未来十天北港的发运量仍将在40万吨左右,尽管较上周减少,但是港口去库存并未缓解,支撑港口价格坚挺运行。
不过,随着近期玉米价格的上涨,上涨所受到的阻力也在逐渐加大。
首先,目前受降温和降雪天气,虽然市场上量在减少,但也意味着卖压的后移。未来一周,温度和降雪将告一段落,到时候辽宁、吉林地区玉米存在因存储问题上量的可能。
其次,对于北港而言,目前下海量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饲料企业因许可证问题转向采购内贸玉米,变相理解为饲用企业短期库存的增加。而随着巴西进口玉米陆续到货的增加与北港提价对冲,华南价格支撑在减弱。因此,供应增加加需求稳定也意味着价格承压。
深加工企业方面,原料玉米价格伴随东北发运受阻价格上涨,开机率回升导致淀粉的产量开始超过提货量,淀粉有累库现象,利空价格。另外,淀粉糖和造纸消费也纷纷出现回落,留意电商节过后的消费情况。
总之,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国内玉米价格或因发运条件受限、惜售条件的成熟,以及北港去库存的现实而继续走强。但本次降雪同时也带来的是卖压后移,未来2周左右国内玉米价格或将再次转势。